手工皂千其萬種,手工做的皂都一樣嗎?? 今天來跟大家介紹一下"手工皂"的種類吧!
1. 冷製皂:又叫作CP皂,是使用植物或動物油脂,在低溫下製成的肥皂,捏皂人的肥皂就是冷製皂,因為溫度低可以減少高溫煮製時破壞了天然的護膚成分,製作過程能源損耗也相對的低,肥皂熟成需要時間約1~2個月,皂化反應自然就會生成"甘油"能為皮膚帶來保濕的效果,甘油就是一般加在保養品或化妝品中,用來"保濕"的成份之一喔~~
2. 熱製皂:又叫作HP皂,也就是利用高溫烹煮來加速皂化反應,縮短皂化熟成時間的方法,一般市售肥皂多用此方法,或添加催化劑加速熟成時間,洗起來較為乾澀。
3. 融化再製皂:以市面上現成的皂基融化後,再加入顏色或是香味做出變化,皂液冷卻塑形後變成一顆新的肥皂。
4. 環保肥皂:通常是油炸烹煮過的動植物油脂,收集後過濾乾淨,再以冷製或是熱製進行製作,一般用來做居家清潔使用⋯⋯。
為什麼不作皂基皂呢?? 不是又快又方便嗎?? 是啊......
所謂的"皂基",就是工廠先製作好的無色無味皂條,已經是肥皂"完成品",只要再經過加熱,就可以重新塑形、變化出千奇百怪的造型,添加各式各樣的香味。
市面上1公斤售價約100~150元
,很多親子diy課程就是利用現成的皂基來作顏色或是香味的變化。一般常見的名稱有透明皂基(意思是它是透明的
)、植物油皂基(意思是它是植物油作的!?
)、甘油皂基(皂基加了甘油!?
)、白色皂基(它是白色的喔
)......等等,有的號稱是使用棕櫚油或椰子油製成,但是光以材料成本來看,是有疑問的,對我來說,光是油錢就不夠了喔!!
肥皂的主原料是油,要降低成本,首要就是降低油品的成本,品質優、新鮮的油品達不到,那麼就很可能使用回收的油脂再精煉,抑或是石油提煉,或者......。說到這,有沒有一種地溝油的感覺......
使用天然油脂作成的肥皂,因為成分單純無毒,不用擔心化學成分被肌膚吸收,肥皂水排放到環境中也可以被細菌所分解,也不會造成環境汙染
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的工作室堅持一定要用天然油脂作肥皂的原因!!
成分天然、無毒! 嘴巴不吃的,當然也不能餵食給寶貝肌膚喔!!
趕快來血拼吧!!
賣場底家喔:https://goo.gl/yNkbQ2
蝦皮也有喔:https://goo.gl/5hXj4W
pc也有喔:https://goo.gl/kg3VWv